目前我省玉米收割已接近尾声,由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中心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旱地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条带旋耕镇压耙耱一体化”耕种技术,群众简称“半免耕”的旱地新技术模式,在经历了今年7-8月的持续高温干旱,在晋陕两地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旱抗倒性能,和传统耕作模式相比,增产幅度在10%以上。
“半免耕”旱地新技术模式是由山西农业大学有机旱作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筹)组织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机旱作农业耐瘠抗旱节水增效技术模式与应用”项目中的一个科研课题。在9月中旬项目中期检查中,专家在陕西省长武基地看到通过这一模式种植的旱地玉米密度为4000株/亩,在比当地对照密度增加10%-14%的情况下,除棒三叶之外的下部叶片比当地对照多2-3片完整挺立的绿叶,且无倒伏现象。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对这一模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新技术模式的突出表现也吸引了附近众多群众主动进地观摩。
据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基因资源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胡奋山介绍,“半免耕”新技术在山西忻府区的旱地试验基地同样表现出突出的抗旱特性。新技术模式是在玉米秸秆全量粉碎后,使用新研发的旋耕施肥深松镇压耙耱多功能可组合的一体化耕整地装备,进行50:60:50等多种规格的条带耕整地。旋耕条带与免耕条带相间,免耕条带由粉碎后的秸秆覆盖,旋耕条带的碎秸秆与土壤混旋,由镇压滚筒进行镇压密实,由此形成多维的复合耕层构造。免耕保墒与秸秆覆盖保墒相结合,条带旋耕与条带集中施肥相结合,可以根据生产条件与具体应用场景多种功能进行灵活组合使用。播种时在旋耕条带播种两行玉米,既可使用施肥播种一体化机进行播种,也可进行人工推播。苗期适时进行中耕追肥培垄,主要目的是培育玉米气生根功能,更好地吸收垄体水分与养分,提升抗倒抗旱能力,全方位提升水肥料有效利用率。
据研发专家介绍,已取得三项专利授权的艺机一体化新装备主要是针对旋耕机在半干旱区耕整地存在的重大缺陷与问题,对旋耕机进行了功能的增强、提升与扩增。其中,使用整体滚筒镇压器增强了在旱地旋耕中的镇压功能;使用浅深松刀增加了较深层次黄土土壤蓄积水分的能力,挖掘了常规旋耕机条带旋耕的功能,最终形成了免耕与旋耕条带相间的旱地复合耕层构造。新研发的免拥堵耙耱对较高水分土壤镇压后的皲裂进行处理,形成表层疏松的“缄土”或“绒土”,进一步防止土壤水分的损失。艺机一体化新装备通过两年两地黄土地的试验表明,“半免耕”技术模式下旋耕条带的混旋秸秆,不影响后期的机械化播种或人工推播,能一播保全苗,后期抗旱能力突出,其他管理与普通玉米相同,机手与群众普遍认可。
参加中期检查的专家普遍认为,艺机一体化的“半免耕”新模式可为黄土高原区半干旱区旱地玉米的抗旱高产、玉米秸秆的有效还田、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来源:山西农民报